建设背景
城乡治理平台基于高分卫星构建的空天地多资源监测数据资源,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多波段图像识别与信息挖掘中,通过多源时空数据的多波段数据融合、语义分割、变化检测等算法模块的开发与硬件装备制造,从数据获取、数据处理到应用服务的全链路运营,面向政府、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基础和增值的数据应用服务,涵盖新增建筑物提取,河湖“四乱”监测分析,环保监测、监督,森林资源监测,土地沙化、荒漠化监测,城市裸土分析,城市暴露垃圾监测,秸秆焚烧监测,农村道路提取等应用场景。有效解决行政管理、数字乡村对信息准确性、时效性的强需求与信息获取途径稀缺、时间滞后的矛盾,加快构建“人工智能+政务”治理新范式,是智慧城市、数字政府、数字乡村等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支撑。
核心优势
应用案例
应用于实际场景的解决案例
两违监测
利用人工智能多波段图像识别技术对区域内的新增建筑进行识别,并且能够准确定性违章建筑,为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提供违章违建情况,同时极大提高巡查工作效率,将原先需要几个月的工作周期缩短到一天,有效减少巡检工作人员驾车外出巡检频率,提高巡检过程中获得数据的准确性、时效性、真实性以及可靠性,将随机巡查变为定点查处,提高响应速度及法律震慑作用。
工地监管
利用遥感、航拍等先进高效的巡查手段,智能化监管工地施工情况,对区域内的重大施工项目进行持续性跟踪监测,及时反馈项目情况,提供精准可靠的工地监管数据,无需到现场进行监测。通过计算归一化插值裸土指数提取城市区域内的裸土范围,构建缓冲区确定影响范围,及早发现问题,预防扬尘污染,提高监管效率,降低监管成本。
大气污染监测
通过环保已有的传感器、出租车挂载物联网设备,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,可以预测5小时之内的PM2.5,并且准确率高达90%,为环境评价以及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。
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动态监测
从监测角度来讲,“非农化”主要针对用地类型的转变,“非粮化”主要关注农作物种植类型的变化。“非农化”和“非粮化”动态监测系统通过结合遥感影像、国土三调、地理国情普查等多源数据,利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,开展耕地遥感监测,建立耕地“非农化”、“非粮化”情况通报机制。在获取耕地动态变化图斑的基础上,分别从面积,时空,地物类型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,同时定期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目标作物种植情况进行监测评价,实行信息化、精细化管理,及时更新电子地图和数据库。针对问题耕地图斑,制定整改方案,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,确保及时整改落实到位,为优化耕地保护机制、支撑自然资源“一张图”和夯实“以图管地”工作提供技术支撑。
基层治理现代化
基层治理现代化平台将社区作为基层基础,以党政为引领,以积分制为抓手,运营内核分为“好人文化”与“熟人社区”两个重要元素,运营模式为“党建+公益+产业”,围绕着人、文、地、产、景、治六大领域营造社区新面貌,集吹哨报道一体化运营平台、积分制社区居民自治平台、基于社交网络的物业服务监督平台、新时代亲民互动融媒体中心于一体。在线上采用互联网技术面向社区居民 ,集积分申报、审核、兑换等为一体,使用区块链技术,实现积分上确保积分记录真实,每次善行都记录终身;在线下组织志愿服务队入驻大数据指挥中心,协调部门、社区、专业救援队、公益组织组团为民办实事。